首页 > 娱乐 >

《花木兰》在北美高价线上点播遭炮轰,留学生想起了被钱支配的恐惧...

收藏

《花木兰》在北美高价线上点播遭炮轰,留学生想起了被钱支配的恐惧...

雅思哥 雅思哥 2020-08-12 14:55

在上个月,国家电影局宣布低风险地区在电影院各项防控措施有效落实到位的前提下,可有序恢复开放营业。



各地影院上半年受疫情影响,一直大门紧闭,损失惨重。如今有序恢复后,不知道大家是否都有前去观影呢?



为了解决新片排片问题,不少影院都选择重映老片的方式,以期挽回损失。其中不乏有《哈利波特》、《盗梦空间》还有《星际穿越》这些经典大作。


直到最近,上半年被推迟上映的一些电影先才重新定档。


其中就包括大家期待已久的《花木兰》。



在昨天,迪士尼宣布《花木兰》确认引进中国内地,将在影院上映,待定档。


在国内,参与电影发行的各方摩拳擦掌,上映在即。

大家心心念念了大半年的电影,终于可以在大银幕前看到超A超飒的神仙姐姐了。



但在大洋彼岸,在迪士尼自家的大本营,却是另外一番景象...



《花木兰》改线上放映遭炮轰


截至目前,北美地区的新冠肺炎累计确诊人数已经超过500万,形势依然严峻;此外BLM运动仍在多座城市进行,警民双方僵持不下,影响深远。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如果说此前中国的影院是进入寒冬的话,那美国的影院可以说是进入“冰河世纪”了。



像美国第一大院线AMC,由于疫情原因被迫关闭全美630所旗下的影院,在第二季度的收入蒙受5.61亿美元的损失,同比下降99%。


而原定3月上映的《花木兰》,迪士尼早前已临时撤档,如今考虑到种种原因,为了能及时止损,宣布放弃北美院线发行。



当然,虽无缘线下影院,但也不意味着就看不到这部电影了。



据外媒报道,在放弃北美院线发行后,迪士尼宣布电影《花木兰》改为在自家流平台Disney+以29.99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09元)的价格点播放映,上线时间为9月4日。而没有Disney+业务或者影院已经复工的国家则将继续选择影院发行的形式(如中国)。


此举一出,在国外可谓是炸开锅了。


首先是影院老板,不仅是之前的宣传打了水漂,现在看来可能连零头都赚不回来了...


有家独立影院的老板,就因为这件事情,把气全撒在《花木兰》电影宣传板上。



大家可以通过动图来感受下来自被砸饭碗老板的怒火...


 

  


这位名叫Gerard Lemoine的老板事后接受采访,表示自己是真的进退维谷、举步维艰。



他说此前自己已经花了几个月时间来宣传这部电影,希望能它能弥补影院上半年的亏损。但现在迪士尼这番操作,几乎等同于宣告影院死刑了。


影院方尚且如此,对于期待万分的观众来说同样也是一记重锤。


要知道,《花木兰》改到Disney+流媒体平台上线,没有IMAX巨幕、也没有立体震撼的现场音效,还要收足29.9美元(非Disney+订阅会员的话还需要额外支出6.99美元开通会员),很多人表示这口气是咽不下了。


有网友还结合时事,抖了一下机灵。



毕竟国外很多地方平时的电影票价就不贵,现在不仅票价翻倍,这就算了,而且买了票后,只有48小时的观影时限(就算是Disney+会员),也太亏了。


一时间,外网上怨声载道。



抱怨归抱怨,但对于迪士尼这个操作,对于不少父母来说,却不失为一件好事。



对于要带孩子的父母来说,平常出去两三个人的票价,就可以全家观赏,还省掉出门染疫的风险、不用为车位问题烦恼、也不必因为孩子在影院大闹而遭受白眼,这么想还是挺香的。



虽然如此,但根据外媒发出的网络投票结果表明,还是大部分人不能接受迪士尼这次的决定的。



在国外,购物是种玄学


不知道在海外的同学们,《花木兰》上线之后,会不会想着去支持一下呢?


但一次就要29.9刀,心里还是有点隐隐痛。毕竟国内超前点播都不用这么贵...



如果不看的话,多出来的钱,还可以去美滋滋地吃一顿了,难道它不香吗?



狠心花钱看的话,又怕剧情翻车,怕是连神仙姐姐都hold不住的那种...


像这种不买后悔,买了更后悔的经历,在丰富又充实的留学生活里,似乎也并不少见。


哥曾经发过这样一个夜话:



哥发现,大家买的东西真的是千奇百怪,包罗万象,评论区有如一个大型购物后悔现场...


有时候,不是买来的东西没用,而是自己真“没”用...

@Neverland_MC:囤了几十根口红?发现自己只能在寝室熬夜写论文毫无用武之地


@雅思七分小事小事:买了一双能在黑夜亮起来的鞋,结果应为ddl,只能在屋里关了灯玩一玩了


@我能去你家吃饭吗-:一件蹦迪战袍,结果发现,我没有鞋配,也没有钱再买,也没有时间去蹦


其实花的钱也不亏,至少还是懂得了一个道理:永远不要低估DDL...


  


不过讲真,哥还是很想看看那双在黑夜发光的鞋究竟长什么样子...


此外,国外还有各种各样的“舌尖上的炸弹”,外表甜美诱人,内里却是味觉界的魔鬼。


  

@浅蓝色的梨:醋味的乐事薯片


@程先森Park:希斯罗机场的三明治难吃还贵


@Youroldbae:ginger beer..... 不喜欢姜的人真的不要尝试


@被_吃饱睡好身体好:代餐奶昔 又贵又难吃……吃了一包之后其他都放过期了


@声起小扇子摇:蒲公英牛蒡汽水 路过的老汉跟我说very nice!从小喝这个长大!



就像在“万物皆可炸”的美国,你永远不知道那一层油炸面包糠后面包裹着是鸡肉还是啤酒...



而且对于精于包装的外国食品,有如猜盲盒一样,好不好吃都不说了,货对不对板都很难保证。



不过,如果要评最一言难尽奖的话,下面这位同学可谓是当之无愧:

@灰_SREK:我不知道怎么想的,在法国买了一本用中文介绍法国的书,10欧


  


有一说一,哥也想不通这个同学当时是怎么下决定的...



出国后如何避免“买后即悔”


出国之后,大家可能会发现自己隐藏的购物欲被激发了出来。商店街琳琅满目的选择还有五花八门的优惠折扣,没有一点自制力可能就会忍不住疯狂剁手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哥先从科学的角度为大家分析一下,主要有四点:


  • 心理账户:简单地举个栗子,对于“1000打八折”和“满1000减200”两种说法,很多人都会觉得后者会划算一些。

  • 禀赋效应:当你拥有某样东西后,你对这样东西的评价会变高,买到就是赚到”。

  • 价格知觉:优惠力度越大,就会觉得越划算。

  • 激素刺激:人在消费时会分泌多巴胺,产生愉悦的感觉。



其实,最好的省钱方法就是没有钱。只要身无分文,绝对不会再想着乱花钱。解决问题就得从源头下手,你说对吧?(误)


出国之后,很多同学都跟哥感慨,出国后最大的变化就是学会了精打细算。


有些同学是想减轻父母的压力,有些则是想打工赚点钱买自己想买的东西,甚至还有的想体验生活……


如何利用有限的生活费带来无限的欢乐,就很需要学习一些省钱小贴士了:

@一楼有毒:不喝酒不买名牌自己多做饭,基本都能省钱


@小西瓜要拿比较文学distinction:能走路别坐车,别攀比,理智消费


@王非凡Yoyo:去bodyshop 之类的店 要试用装 店员会给你用质量很结实的翻盖塑料盒给你装 1元硬币略大可以收纳各种小饰品 不用去muji花大价钱 回国扔了也不心疼


@wwwifiW:一定要自己做饭(并且控制下食量)?杜绝不必要的社交活动尤其是喝酒蹦迪,奢侈旅行不要想,放假在家或者蹲图书馆就好,憋得慌就去运动,这是我每个月省下200磅的经历哈哈哈


留学是一种历练,对自己各方面能力综合的提升,会帮助你在以后的就业过程中,比别人多一份技能和适应能力。


在精打细算的过程中,学会的不仅仅是财富管理,更重要的是懂会了独立与自主。


出国留学,收获到的可不仅仅只是一纸文凭。


  


最后,大家如果有什么省钱小妙招的话,可以在评论区补充哦!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澳洲印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 [email protected]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你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登录

    推荐阅读